资讯详情

高质量发展力促制造业2019年“提质升级”

浏览量

生活中,“中国制造”不仅构成我们生活的必须,而且遍布世界各地,为当地提供着各式便利。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从整体看,制造业规模虽跃居全球第一,但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并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2019年七项重点任务之首。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着力在强基础、补短板、抓创新、育人才、优环境上下功夫,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制造业投资强劲回升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也为日常生活提供各种产品,还为社会创造就业和财富。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革命的大背景下都在重新审视制造业,高度重视制造业,努力发展制造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投资增速年内曾出现连续8个月的持续回升,2018年全年增速与前11个月持平,同比增长9.5%,相比上年加快4.7个百分点。

  从利用外资的数据来看,制造业投资动力也比较强劲。在全球跨境投资大幅下滑的背景下,2018年我国利用外资1350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制造业利用外资增长了20%,占比达到了30%。

  从投资具体数据来看,2018年金属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了15.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了15.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了13.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了16.6%,这些细分行业投资增速居前。

  “大而不强”“全而不优”问题犹存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我国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仍然突出。

  发现问题,是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前提。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我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有高质量的制造业作为支撑。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以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为原则的发展。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要稳步推进企业优胜劣汰,加快处置“僵尸企业”,制定退出实施办法,促进新技术、新组织形式、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要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抓紧布局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那么,具体该怎么落地?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议上表示,当前急需落实金融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持政策,特别是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投入力度,解决企业短贷长用的问题;完善对先进制造业企业发行上市政策。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从六方面重点发力。

  首先,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其次,聚焦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在创新方面,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与此同时,着力提升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负担方面,工信部将推动更大力度的减税降费,深入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的专项行动。此外,工信部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落实汽车、船舶、飞机等行业开放政策。

  总之,在制造强国建设进程中,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将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推进,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本文来源于网络)
 

联系地址

 

中国山东省莱州市金城

联系电话

 

0086-535-2630888

 

联系邮箱

 

laisuo@126.com

传 真

 

0086-535-2638801

版权所有:莱州市莱索制品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烟台 鲁ICP备14001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