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全球机械制造业正经历飞速发展。3D打印、虚拟设计技术、人工智能(AI)等领域的进步以及整个生产链中各环节更加紧密的沟通,正在带来新的机遇。
传统的物流及机械制造模式正逐步被淘汰,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仍有不确定性。
北京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副校长郑力教授表示:“过去我们把大规模生产当作主流生产模式,后来我们又有了精益制造。但是我们现在看到新的模式展露雏形。”
新劳动力市场机遇
然而,在关于新机遇的种种讨论中,存在一个薄弱环节。传统的物流及机械制造模式正逐步被淘汰,工业的未来前景仍不明朗。
根据近期发布的“世界经济论坛报告”的预测,到2025年大部分制造工作将由机器完成,这会造成750万工作岗位的消失。但与此同时,根据该报告的预测,人类劳动力与机器间基于AI形成的全新关系却能创造出1.33亿个工作岗位。
此外,该报告还预测,随着自由职业者和兼职劳动力进一步普及,劳动力市场将发生很大变化。
新涌现出的机会只有那些掌握新技术的人才能把握。新的技术面貌还会颠覆我们教育制度本身。实际上,按该领域一位著名学者的看法,由于员工队伍尚未为这样的新状况做好充分准备,新一次变革势在必行。
将技术和业务挂钩
今天机械制造业的一个基本转变在于制造重点的转变:从产品本身转变为产品应用。这个行业正在和“体验经济”的崛起作斗争。在体验经济中,消费者将减少对占有的关注,而提高对获得的体验或使用结果的关注。
技术本身并非是企业看重的东西,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业务目标:以自动化为例,使用自动化既是为了提高生产率或质量,也是为了降低成本。郑力教授说:“我们需要了解使用一项技术的原因。如果我们明确目标,就能有效部署人才,正确地发挥新技术的作用,这就要求将技术与运营业绩挂钩。这不仅是购买软硬件然后装配在车间里的问题,它和员工的关系更紧密。你必须培训员工,也必须转变其工作思维,改变工作方式,这是一次转型。技术投资只是第一步,这一步完成后,企业需要投入时间、精力和管理,这样才能成功。技术仍然是转型的动力所在。在过去我们只能求解有10个变量的方程。但我们现在功能更强大了。通过使用这样的计算功能,不管在工厂还是在整个生产网络空间,我们都实现了数据驱动的智能制造和优化。”
在这种模式下,工程师、科学家、设计人员和参与制造的每个人都能实现十年前梦寐以求的事情。这是一个崭新的机械装备制造世界。
(本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