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全面实施工业互联网的开局之年,也是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商的井喷之年。自2017年12月,国务院发布《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工业互联网列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随后国家部委和地方层面便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新规,完善顶层设计,响应指导思想,细化行动任务。
在落实打造工业互联网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中,平台居于核心地位。工信部印发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要培育10个左右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夺得“入场券”,各类企业基于行业竞争优势纷纷布局工业互联网平台,抢占先发优势。据统计,我国当前已有接近30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类产品,装备、制造业、消费品、原材料、电子信息是主要的应用方向。
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动向-从概念走向现实
什么是工业互联网平台?
海量工业数据的汇聚和工业机理模型的积累催生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工业互联网体系中,平台发挥着工业全要素枢纽、工业资源配置和工业应用支撑的作用。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领域的操作系统,类似于微软Windows系统、谷歌Android系统、苹果的IOS系统。开发者可利用平台提供的标准化微服务组件进行二次开发,而用户可在平台内调用工业APP满足特定场景需求。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领域内的电商平台,类似于淘宝、京东。将产品需求与制造能力供给精准对接,减轻工业资源闲置、渠道信息搜寻的成本,逐步形成以“云工厂”为代表的生态供给资源池。
因此,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质上是借助网络基础设施从纵向整合和水平化扩展两个维度,打破传统工厂封闭状态。工厂内将物料、设备、系统与人相互连接,工厂外实现上游原材料厂商、下游客户更大范围内的广泛互联。依托平台建设,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增值服务等环节集成,通过工业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和工业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对海量数据进行采集、汇聚和分析,实时还原整个工厂的运营情况,做到科学决策、智能控制。
工业互联网平台要根据企业现状“量体裁衣”
工业企业的发展遵循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路径,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要建立在工厂具备数字化设备、工业软件等基础上。当前,我国工业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对待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需从不同方面赋能。对于信息化水平已较为成熟,生产运营情况良好的大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从探寻新型商业模式,寻求智能制造上的突破出发。我们都清楚,工业互联网的基础是数据,但无论是实现工业现场设备通信、网络改造,还是打通业务系统,亦或是搭建、租用工业云平台,一整套端到端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耗资巨大,动辄上百万、上千万。诸如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产品质检、基于算法模型的设备预测性维护等等这类应用,唯有大型企业才有能力、有资金进行投入。
对于刚实现自动化阶段,迈向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中小型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从成本控制、产业链协同出发赋能制造。中小企业若能将工业软件迁移至工业云平台,这将极大减少中小型企业用于购置硬件的资本性支出,雇佣IT运维人员的成本,更无需承担硬件升级更换的开支。同时,平台可让企业以“快进键”一键进入综合集成阶段,无论是处于工业1.0还是2.0、3.0的企业,都将主动或被动地进入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快车道”。工厂间信息数据在云平台上集成打通了,中小企业原料采购、库存到销售的全流程优化也就成为可能。
(本文来源于网络)